福州市閩春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聯系人:羅先生
手機:15959000658
網址:http://www.vickijeffels.com
地址:福州市閩春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互花米草有一米多高,讓瑯岐島上不少濕地變成了干地
薇甘菊出現在福州西湖公園,引起了讀者們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關注。相關專家稱,在福州瑯岐島,由于地理環境特殊,外來入侵物種較多。尤其是島上的互花米草,大量蔓延致使當地灘涂退化成了干地。昨天,東南快報記者隨同植物專家,前往福州瑯岐島實地查看,發現多種外來入侵物種,且一些外來入侵植物在島上有蔓延趨勢。
為了避免互花米草泛濫,專家稱,可以考慮將其開發利用,轉化成造紙所用的原料等。
對此,福州市馬尾區農林水局林業科的江科長表示,他們將組織專家進行調查,對外來入侵物種對本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然后再采取相應措施。
互花米草占據灘涂 濕地退化成干地
相較于市區公園內的外來入侵物種,野外的外來入侵物種不僅不易控制,也容易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
“對福州來說,瑯岐島的外來入侵物種是比較多的。”福建師范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劉劍秋稱,由于瑯岐島裸露地表較多,和外地的交通連接也比較方便,為外來入侵物種的生長提供了便利條件。
昨日,東南快報記者與福建師范大學植物專家陳炳華教授一同前往瑯岐島進行實地調查。
在瑯岐島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附近的海邊,大片的互花米草占據了海邊灘涂?;セ撞菰a于美國大西洋沿岸與墨西哥灣,主要生長在潮間帶。雖然互花米草在海岸生態系統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強勁的繁殖能力,一直威脅著全球所有海濱濕地本土物種的生長。
“這些地方之前都是濕地,互米花草入侵之后,逐漸演變成干地了。”周邊的養殖戶介紹。放眼望去,記者看到,一人高的互花米草,綠油油一大片,約有幾十畝之多。
“這地方本來是可以作為養殖用的。”一位養殖戶說,“但這個東西長起來之后就不行了,不好清理,水都沒了,地勢還一年比一年高。”該養殖戶表示,由于互花米草的生長,以前的水塘變成了陸地,不再適合養殖了。
據了解,這名養殖戶的養殖場和這片互花米草就隔著一道海堤,“我們這邊池塘邊也有,但是我們清理得及時,見到就把它們拔掉了。”
陳炳華教授表示,互花米草會使濕地退化,如果沒有互花米草的存在,當地非常適合進行水產養殖。
腫柄菊、豚草……
島上還有不少“植物殺手”
除了互花米草,島上還發現了觀賞價值較大的入侵植物五爪金龍,“這種東西跟薇甘菊類似,也是覆蓋在植物上邊,影響對方的生長。”陳教授介紹,時間長了,被覆蓋植物就“窒息”而死了。
車子沿著山間公路爬行,路邊的野生腫柄菊也引起了陳教授的注意,這種植物原產于墨西哥、中美洲,陳教授表示,腫柄菊在秋天會開出黃花。這種植物一叢叢地成片生長,對周邊植物的生長影響也挺大。
在海邊沙灘的雜草從中,陳炳華教授還向大家介紹了危害比較大的外來入侵植物豚草,這種植物原產于北美,能開花會結果,繁殖能力特別強,一旦沒有人為干預,它們生長的地方就再也沒有其他植物能夠生長,且豚草的花粉有毒性,是誘發一般“花粉病”的主要原因。陳教授同時還在雜草從中發現了外來植物翼莖闊苞菊、假臭草和水葫蘆等。
專家建議:可以利用外來植物,譬如造紙
雖然島上外來入侵物種較多,但劉劍秋教授表示,“總的來說,只是局部蔓延,還沒有到泛濫的程度,就互花米草的影響最大,其他的還好。”陳炳華教授則說,目前最有效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手段就是割除,但清除泛濫成災的互花米草,將耗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他提了一個建議,“如果能將互花米草進行開發利用,使其轉化成造紙等行業的原料,將對控制其蔓延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但就目前來說,這種方式的成本還是太高。相關部門 將組織專家上島進行調查評估福州市馬尾區農林水局林業科的江科長稱,由于島上居民稀少,這方面情況的反饋不多。但他們還是將組織專家進行調查,對外來物種對本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然后再聯合相關專家采取相應措施來應對外來物種入侵的情況。“目前有個好消息是,瑯岐島正在規劃建設旅游島,到那時候將對各個區塊進行專門的規劃和保護,對于外來入侵物種也將集中處理。”他說。
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表示,對外來物種的認識也有一個逐漸了解的過程,目前我國已經入侵的外來物種大多是上世紀初進來的,大家對這些物種的認識還不夠清楚,沒有意識到對本土物種的破壞力有那么大,當時引進都是合乎規定的。比如,引進水葫蘆當豬飼料等?,F在管理越來越規范,想引進個物種絕對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如果通過科技手段對外來入侵物種加以利用,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